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2/13矿冶工程论文怎么写(矿业工程论文)
- 12/09矿冶工程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矿冶工程中文核心
- 12/07地矿职业学院咋样
- 09/08威胜信息喜获2021年度湖南专利奖表彰
- 08/02湖南捧回2个专利金奖,其中一个产生经济效益超
瞭望 | 改革开放以来轨道交通领域产生的院士几(2)
【关键词】:
【摘 要】:我希望,面对世界科技创新生态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的时代趋势,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能稳扎稳打,筑牢学术本底,知行合一,厚植创新基因,主动进
我希望,面对世界科技创新生态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的时代趋势,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能稳扎稳打,筑牢学术本底,知行合一,厚植创新基因,主动进入学术研究的“深水区”、科技创新的“无人区”,在不断创新中精进学术、成就自我。
《瞭望》:你曾给毕业生传授三大密钥:有信念、能创新、肯实干,有哪些内涵?
杨丹:青年学子身处的新时代,是筑梦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时代,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面对这些变化的时空场景,一定要有信念、能创新、肯实干。这是识变、应变、求变的基础,也是未来在精神、能力和行动上向变而生不变的密钥。
坚如磐石的理想是精神之钙和安身立命之本。新时代青年应有家国情怀、天下情怀,拒绝平庸、躺平、短视与狭隘的小我,树立崇高信念,把人生理想融入民族、国家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成就人生大我。
时代变迁,唯创新不变。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新观点、新方法、新理论,没有求变求新的意识与能力,工作很难做得出色。唯有善于在新的跨界、融合、交叉和重构中成为创新者,才能找到立足时代的强力支点。
实干是实现理想的必由之路。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人、为学、为事、为业,最怕纸上谈兵、浅尝辄止、知行不一。新时代青年既要仰望星空、以梦为马,更要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幸福、铸就伟业。
西南交通大学校门? ?西南交通大学供图
瞄准国家战略抢抓重大机遇
《瞭望》:如何看待“十四五”时期西南交大的挑战和机遇?
杨丹:西南交大地处西部,在集聚办学资源、引进高水平人才等方面还面临巨大挑战。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育工作力度,是目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学校进一步强化人才强校主战略,重组人才工作办公室,实施人才引育动力组工程,开辟西南交大-利兹学院等多个引才特区,积极打造人才“规划-搜寻-招聘-任用-考核-评价”全链条工作闭环。学校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翟婉明院士还当选了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他也是目前轨道交通工程领域唯一的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学校还在积极抢抓教育强国、交通强国、科技强国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
对接教育强国,学校立足实际,确立了“工科卓越、理科强基、文科优新、生医拓展、智能引领、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思路,加速推动学科专业转型升级,力争更多学科进入国家第一方阵。目前,学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在国家第一轮“一流学科”建设中取得了优秀成绩;工程学进入ESI世界前1‰,土木、机械、电气、信息等学科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对接交通强国,学校正组织团队突破下一代高速铁路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瞄准600km/h及以上未来轨道交通系统,开展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及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对接科技强国,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围绕川藏铁路建设、智能高速铁路、重载铁路、高速磁浮、新制式轨道交通、综合运输与智能交通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核心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特别在大科学装置方面重点布局和发力,总投资5.8亿元的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已开工建设,我国首台准环对称仿星器大科学装置项目申建取得关键进展。
对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学校承担成渝中线400km/h的高速铁路科技服务,持续深化与成都市全方位战略合作,积极参与天府永兴实验室建设等。
《瞭望》:你们新布局的智慧城市与交通学院是出于什么考虑?
杨丹:智慧城市与交通学院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与西南交大携手合作,以产教、科教双融合理念,在成渝相向发展的桥头堡——成都市东部新区,高起点、高规格建立的城市化、智能化、国际化新型办学实体。
学院立足前沿交叉领域,开设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工程、智慧运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城市设计、智慧交通等跨学科、交叉型专业,2021年9月已正式启动办学,迎来首批新生。
文章来源:《矿冶工程》 网址: http://www.kygcbjb.cn/zonghexinwen/2022/0408/431.html
上一篇:考上不亏!这些全国“第一”的专业,都不属于
下一篇:龙佰集团(002601.SZ)拟35亿元投建20万吨氯化钛白粉